以“中国质量”提振“中国制造” 2017-03-17
3月14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,邀请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等就“质量提升”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。支树平表示,今天全国人大新闻中心首次以“质量提升”为主题,组织专门的记者会,说明质量问题确实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重大的问题,是老百姓普遍关注、国际社会也关注的问题,具有时代性和导向性。
此言得之。质检总局反复强调“质量提升”,无疑与前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“中国制造”遥相呼应,前者能为后者提供坚实的后盾。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,他提出深入实施《中国制造2025》,首次明确把发展“智能制造”作为主攻方向,加快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应用,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,推动传统产业生产、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,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,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,深入实施工业强基、重大装备专项工程,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报告中提到的不论是“先进”,还是“智能“,都离不开“高质量”这一基本条件,以“中国质量”提振“中国制造”,这个可以有!
然而,“中国质量”有喜有忧。中国的高铁、核电,还有工程建设的水平享誉世界,行销全球,例如震惊国外的云南北盘江大桥,说明中国货的确有拿得出手的“头牌”,这是“有喜”。然而另一方面,中高端的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“海淘”、“海购”、消费外溢,商品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,服务业总体上提升也比较缓慢,人民群众对“国货”意见不断,这是“有忧”。因此,在推动“中国制造”领跑国际市场之前,我们必须准确自我定位,既不能妄自菲薄,忽视取得的很大进步,又不能沾沾自喜,不承认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。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。只有正视中国质量所处的阶段和不平衡性,才能找准“中国制造”的短板所在。
如何“补短板”?这就需要供给侧率先发力。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》,着力要求增强制造业的产品质量,推动品牌提升,切实将产品质量列入国家行动,更表明质量强国有望纳入国家战略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份文件提到了空气净化器、电饭煲、智能马桶盖等公众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专项行动,从大众的需求反向为供给侧施压,这无疑是中国目前最火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。对中国制造而言,从供给侧打造出优秀产品,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,创造出新的需求,才能打破国际现成产品的封锁,进一步提升国际消费者信心,最终开辟国际市场。
提升“中国质量”还需要“工匠精神”。“工匠精神”这个词从去年一直火到现在,李克强总理反复提及,就是为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像工匠一样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,精益求精,既追求极致又敢于创新。曾几何时,中国古代的工匠比比皆是,鲁班、庖丁解牛的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。然而,对中国现代企业而言,工匠精神却显得十分不足,这进而又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。据去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统计,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.5年,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-8年。而全球超过200年的企业,日本有3146 家,德国有837家,荷兰有222家,法国有196家。面对如此庞大的国际竞争压力,“中国制造”若没有“工匠精神”压阵,又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呢?
因此,我们不仅要弘扬“工匠精神”,更需要重视“工匠”的培养。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,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大变动阶段。新科技革命的兴起,加上我国制造业进入世界前列,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提出了急迫的要求,要求职业教育为国家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持。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和实践脱节的现状,将学历教育、职业教育、技能培训结合起来,以提升人才的实用性与实践能力。此外再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,通过健全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机制,让“农民工”也能接受完善的技能培训,不断提升技艺水平、创造财富,实现“全面小康”。我们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“农民工”的称谓将成为过去,取而代之的,是对优秀人才、优秀技工的尊称——匠人。
质量是企业的生命,那么“中国质量”就是“中国制造”的生命。以“中国质量”提振“中国制造”,必须找准自我定位,牵住“供给侧改革”的牛鼻子,打好人才培养和精准扶贫等组合拳,让重视质量、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,让追求卓越、崇尚一流成为全民族的价值导向,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,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,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。
来源:人民网